三月,阳光普照万物,气温回暖。
三月五日,学雷锋纪念日;
三月十二日,植树节;
节日的背后,
是助人为乐、关怀自然的精神。
三月是善的行动月,
加入公益,参与走访,
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与开始。
南京协作者自2009年发起流动书桌助学计划以来,从“预防-救助-治疗-发展”四个维度,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的需求,针对困境儿童及其家庭需求开展救助、治疗和发展性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因疾病、自身残疾、突发意外及家庭结构不完整等陷入困境的儿童提供助学款及助学物资支持;招募及培育陪伴天使志愿者每月定期开展成长陪伴服务,回应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学习成长、情感慰藉等多元化需求,建设多元群体组成的支持网络。同时,南京协作者还着重动员资助者、高校大学生、企业员工等志愿者参与到困境儿童能力发展服务中,探索城市主流人群与社会工作者携手困境家庭,共同开展物质救助与能力发展并重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的服务。
15年来,已经有1065人次的困境家庭孩子,通过南京协作者的资助平台得到了助学资金,顺利进入校园,继续着她们的求学梦想。
一笔600元的小额助学金,对一名生活在家庭困境中的流动儿童意味着什么呢?
安徽籍的流动儿童小月在感谢信中分享:“今年我升入了八年级,我变得更认真学习。我的烦恼就是英语成绩提不上去,比较偏科,于是我更加努力钻研英语难题。但我也担心我考不上高中,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我感谢捐赠者帮助了我,让我可以更加有动力地学习。”
安徽籍的流动儿童小宾分享道:“我是一名高二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也解决了很多之前困惑的问题,就比如跟父母的相处关系,之前我都是生活在父母的身边,不会感觉到我的一些行为是多么的过分,有时候还经常不听他们的话。但是现在……一旦天气变凉或者是月末了,妈妈都会打电话给我,让我注意一下,或者是及时地让姐姐帮我把饭卡充上钱。放假回家的时候,也会有协作者的姐姐们关心我的现状,会跟妈妈询问我在老家的生活,让我感到很暖心。”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2024年开春,南京协作者继续启动了2024春季学期“流动书桌助学计划”。三月的第一个周末,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者、实习生、志愿者走访了困境流动儿童及其家庭通过访谈儿童及其家长,了解各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子女教育和社会支持网络,发现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从而评估家庭需要,提出个别化的服务方案,提高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就是不想和她说,我和妈妈说什么她都不听,说话她也不会相信,不会和她讲我的事,哥哥说的话她也不信。”小玲今年9岁,由妈妈独自抚养长大。因为缺少良好的沟通,小玲不愿意和妈妈讲心里话,觉得妈妈不信任自己。
“我现在也没那么卖力干活了,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两个孩子也大了,能帮他们的也少,以后的事,还是需要他们自己来。”独自一个抚养两个孩子长大的刘爸爸分享道。两个男孩都快成年了,刘爸爸感觉肩上的担子轻了一些,希望在这几年能够把身体调理的好一些,多给孩子们一些支持。
“我们家女儿学习成绩很好,从小就不用操心,但也最对不住她,家里没能给她报一些辅导班。家里小,没有她可以放书的地方,都塞在了床底下,每次她要用一本书,都要费老大劲……”独自一人承担起家庭重担的盛妈妈,讲起自己的女儿充满了自豪,但同时也觉得愧疚,家里没能给她更好的学习条件。
每一次的走访,我们都能感受到来自服务对象的改变与成长,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2024年3月3日,今天是我第一次作为协作者志愿者走访流动儿童,负责为本次走访记录影像资料。镜头下的家庭居住环境都非常差,空间狭小,物品凌乱,没有像样的家具,但王X妈妈和我们交流时一直保持着灿烂的笑容,这就是两个孩子给家庭监护状态打高分的原因,再苦再难,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在一起就是幸福。王X和她的姐姐们一直是协作者关心的对象,参加‘童缘’的活动,让她们在助人自助中不断成长,孩子们自信自立的性格也影响着我们,希望她们一直这样灿烂下去。
今天走访的第二家,花了很长的时间寻找家的方位,与其说家,实际是在残垣断壁、垃圾渣土堆积的拆迁废墟上,也是我第一次把共享单车骑到了服务范围之外。屋内无法坐,找来几张小凳围坐在家门口,与第一家相比,这个孩子的幸福指数就差很多,父母重男轻女,自己对学业也不太上心,有点赶紧把职高‘混’出来,找个工作,‘童缘’的活动也不想参加了。放下相机,我加入了她们的访谈,我帮她分析了专业的优势,参加‘童缘’项目的好处以及通过自身努力可以争取更好的未来,当她听我说完,对我们说:‘好的,我被说服了,我会去参加活动的’。那一刻,我的心里也莫名地感动,因为孩子的眼里有光了。
定期走访这些孩子,在他们成长的路上陪伴他们一程,支持他们一下,搀扶他们一把,成为指引他们成长的一束光,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非常感谢协作者提供这次走访机会,也期待下一次的同行。”
——南京协作者儿童保护专家/章小怡
“在社会工作者访谈第一组家庭的父亲时,我看到柜子顶上放满了药,生活的负担变得十分具象。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余华一部作品的名字:《我们生活在巨大差距里》,我如今有了更真实的感受。在依山而建的城中村里,站在简陋的房子外,看向远处都是林立的高楼,还有正在修楼的塔吊。城市这么大,城市里那样繁华,可是这么多的角落里有很多人尽全力只是为了维持生活。
城市在巨大的差距里容下这一切。也只有站在真实的人面前,听他们讲他们的话,才能找寻帮助他们的途径,才能探索纾解困境的办法。
我访谈的女孩,她很活泼开朗,面对我们笑得开心,学习成绩也不错,对现在的生活也满意。可是其实,她没有一张独立的书桌。我不知道是该赞赏她有面对生活的积极,还是可惜她不身处优越的生活条件。只是这些现状已是现状,没什么‘如果’。最重要的是她现在也正有着自己的平衡。更何况,她还有她最好的妈妈,像朋友一样理解支持她。
我见到了三组家庭的三位家长,他们都笑着热情迎接我们,很乐意与我们交谈。在客观条件的落后背后,都是坚强乐观的心,很令人触动。也就是这种自发的能动性,才能让社会工作者和机构对他们的帮助成立并不断推进,这一点不可或缺。社会工作者进行助人活动时,前提就是要相信人可以改变,也更要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长久地帮助并让帮助的影响长久持续。”
——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志愿者/温小妍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南京协作者平均每学期资助约60名困境流动儿童,他们的家庭迫于经济压力,或因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影响,或是突发疾病与意外给家庭造成的生存困境,使得一部分流动儿童在初中毕业后、就读职校期间就早早辍学,承担起养家的重担。目前,南京协作者2024年春季共有60名困境儿童流动儿童需要支持,助学金仍有3万元以上的资金缺口!同时,困境流动儿童在学业、情感、兴趣等方面需要周末的陪伴与支持。如果您是想以单位的形式与我们开展合作,请与我们联系:025-86516151,13805154041(王社工)
招募助学志愿者、支持者,加入我们!
3月2日-5月1日,每个周末,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者将分成不同小队带领有意愿参与家庭走访的志愿者、协作者之友,走入栖霞区、建邺区、雨花台区、秦淮区等行政区域的困境流动儿童家庭,了解儿童和家庭在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方面的服务需求。
我们需要的志愿者岗位:
1.拍摄志愿者:用相机记录困境流动儿童所居住的社区、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等;记录走访感人瞬间。
2. 记录志愿者:负责当天访谈的即时记录,后期可根据时间空余情况,协助整理走访记录。
3. 所有走访志愿者,结束后鼓励您撰写一篇走访手记,记录走访心得与思考。
温馨提示:由于困境家庭居住偏远和交通不便,如您能自驾车辆支持走访更佳。
您将收获:
1. 一次倾听他人生命故事的机会;
2. 一次实地探访城市边缘社区的社会实践机会;
3. 一次了解公益项目运作的机会;
4. 志愿服务证书。
志愿者报名及联系方式:
社会工作者 闫世琼,18061696726、17714419259(微信同号)
扫码,填写志愿者登记表
如果您想成为助学捐赠人
方式一:直接资助
(1)部分资助:尽己所能,资助几元、几十元、上百元皆可,集合众人力量,共同资助1名困境儿童;
(2)全额资助:1名捐助者认捐1名或几名困境儿童的学费,平均每名困境儿童每学期的资助学费为600元;
(3)持续资助:在困境儿童家庭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情况下,按学期捐助,持续资助该儿童完成初级到高等教育。
方式二:转发捐赠信息
将项目捐赠链接或二维码转发至朋友圈或个人,让更多人可以一起参与爱心助学。